2024年9月1日,我在朋友仓库改装的办公室里敲下公司营业执照的申请键。那时不会想到,接下来的一年将经历从狂喜到谷底的过山车。
启动期像场蒙眼狂奔。用3万块启动资金购置设备时,货代报价单上2000马币的运费让我瞠目结舌——原来物流成本能占销售额的40%。更戏剧化的是首场直播:华人助理对着镜头比划手语,马来观众在评论区刷屏"这是行为艺术吗?"。直到第三个月招到专职主播,日销售额才突破1000马币,但这种脆弱的平衡很快被发薪日的零成交打破。
转折点出现在团队复盘会。运营负责人甲总说"我在忙国内事业",常驻马来的弟弟乙把TK算法研究成了玄学,而我的采购工作像在补永远填不满的漏洞。当发现我们连基础投流策略都不懂时,那种挫败感比亏损更刺痛——原来我们不是在创业,是在玩真人版《大富翁》。
解散团队那天,仓库里堆着未拆封的样品。弟弟乙把剩余货品清仓时说:"我在马来认识了能搞定清关的阿卜杜拉,要不要试试宠物用品?"这句话像颗火星,点燃了我报速成班的决心。当运营老师用"黄金3秒法则"拆解爆款视频时,我突然明白:创业不是勇者的游戏,而是手艺人的修行。
此刻写下这些文字时,窗外飘来仓库特有的纸箱味道。虽然第一次创业以亏损30万告终,但那些踩过的坑正在变成路标:物流要提前谈3家备选,主播必须懂本地文化,而运营知识需要像解剖尸体般细致拆解。明天,我将带着重新整理的商业计划书,敲开第二个投资人的门。
发表评论